当钢中含碳及合金元素较多时(AI、Co除外)马氏体转变终止点将降到0℃以下低温,淬火后组织中含有较多数量的残余奥氏体。为使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可将淬火后的工件置于寒剂或制冷机中继续冷却,统称为冷处理。冰冷处理是温度在-80℃左右的冷处理,多应用于刀具、量具、精密轴承和其它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上,以提高硬度、耐磨度、尺寸稳定性等。
液氮冰冷处理温度应根据钢材的化学成分(Mf点)来选定。冰冷处理应在淬火后进行,避免长期放置导致残余奥氏体产生稳定化而影响冷处理效果。一些形状复杂的工件为避免冷处理时产生裂纹,可经一次回火后再冷处理。对于一些尺寸稳定性要求更高的工件,如螺纹量规等,常需两次冷处理。冷处理必须进行回火或时效,以消除所形成的应力及稳定新生成的马氏体组织。工件在冰冷处理时,只当其心部达到寒剂温度即可(一般1~2h)。冰冷处理后工件从冰冷处理设备中取出,在空气中缓慢升温至温至室温后,再进行回火处理。
液氮冷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改善金属工件性能的新工艺。所谓深冷处理,就是用液氮(-196℃)作为冷却介质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的冷却过程继续下去,达到远低于室温的某一温度,促使常规热处理后所存在的残余奥氏体得到进一步转化,从而改善金属材料性能。深冷处理后能明显提高金属工件的耐磨性、韧性和尺寸稳定性,使工件的使用寿命成倍地提高。
深冷处理针对黑色金属的改善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提升工件的硬度及强度
提高工件的耐磨性
技术应用
液氮冰冷处理技术是将被处理工件置于特定的、可控的低温环境中,使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产生变化,达到提高或改善材料性能的一种新技术。深冷处理的温度一般为-100℃~ -196℃,被处理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由于微观组织结构发生了改变,在宏观上表现为材料的表面硬度、冲击韧性、耐磨性、尺寸稳定性、强度、残余应力等方面的提高与改善。目前,我们对深冷处理材料的研究涉及有:
提高工件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的高速钢W9、W6,模具钢3Cr13,渗碳钢20CrMnTi,高铬铸铁,高钒铸铁;硬质合金等改善材料尺寸稳定性的铝合金2A11,2A12;提高材料低温冲击韧性的42CrMo,35CrMo。
液氮冰冷处理设备用采用液氮制冷 ,它既经济又方便。深冷技术是目前提高金属材料工件性能*有效,*经济的高新技术。特点为耗材,耗电少,无任何环境污染,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在航天、船舶、**、制造业、汽车、五金工具、体育器材等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型号规格
型 号
|
工作室尺寸
( L×W×H )
|
外形尺寸
( L×W×H )
|
容积
( L )
|
冷冻能力
( KG )
|
ASC-SLX-50
|
400×350×350
|
1150×810×780
|
50
|
80
|
ASC-SLX-80
|
500×400×400
|
1250×860×830
|
80
|
150
|
ASC-SLX-150
|
600×500×500
|
1430×960×960
|
150
|
300
|
ASC-SLX-250
|
700×600×600
|
1530×1060×1060
|
250
|
500
|
ASC-SLX-324
|
900×600×600
|
1700×1180×1220
|
324
|
650
|
ASC-SLX-490
|
1000×700×700
|
1800×1280×1220
|
490
|
1000
|
ASC-SLX-768
|
1200×800×800
|
2000×1380×1320
|
768
|
1500
|
ASC-SLX-1500
|
1500×1000×1000
|
2300×1700×1550
|
1500
|
2500
|
ASC-SLX-1800
|
1800×1000×1000
|
2600×1700×1550
|
1800
|
3000
|
ASC-SLX-2000
|
2000×1000×1000
|
2800×1700×1550
|
2000
|
3500
|
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机型。
技术参数 (*为选配参数)
1. 型号、有效尺寸、容积、承重见上表
2. 温度范围:-190℃~+180℃ * -196℃~+250℃
3. 升降温速度:≤5℃/min * ≤10℃/min
4. 开门方式:上开门
5. 温度均匀度:±2℃
6. 控温精度:±1℃
7. 箱体外表面温度:≤室温±5℃
作用:
可析出超细碳化物,提高工件的耐磨性;可细化晶粒,提高工件的冲击韧性。
可转变残奥,提高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稳定工件的尺寸。
可成倍提高马氏体不锈钢的抗蚀性,提高工件的抛光性能。
可改善有色金属的导电能力和抗蚀性。
可减少模具变形、开裂。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
工作温度:+200℃~-196℃可设定,箱内*低温度≤-196℃,*大降温速度≥50℃\min,
控温精度升温、降温、恒温±1℃,温度场均匀性±1℃。
控制器能够完整的记录整个运行曲线。







